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澳门威尼斯人
通宝
HH
易倍
金沙
亚洲
搜索
查看: 142|回复: 8

[综合交流] 忽闻秋已来----热浪未央,秋凉暗涌

[复制链接]

533

主题

3285

回帖

595

活跃

论坛元老

积分
18142

热心会员活跃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3 13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“槿花篱下,牵牛攀竹”,“碧树萧萧凉气回,一年怀抱此时开”,立秋将至,虽然夏天的酷暑依然还在,但早晚的丝丝清凉已然悄悄来到我们身边。不过,今年的立秋不寻常,有以下四个特点:


一、晚立秋
  • 2025 年立秋在8月7日,也是闰六月十四,按农历月份属于 “六月秋”,但具体时刻是 13 点 51 分(0 点至 12 点为 “早立秋”,12 点至 24 点为 “晚立秋”),属于 “晚立秋”。俗话说:“六月秋样样丢,七月秋样样收”、“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”、“早起秋,凉悠悠;晚起秋,热愁愁。”,今年的六月晚立秋有着农作物生长期不足,庄稼欠收的风险;同时,遭遇“秋老虎”高温天气,但随后易出现气温骤降,此时若作物未完全成熟,突然降温可能导致果实冻害,影响产量和品质。这时,需要及时调整灌溉策略和加强病害防治,比如北方玉米、大豆等作物处于灌浆期时,需注意避免正午高温灼伤叶片,建议早晚浇水降低地表温度。南方水稻种植需防范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病害,及时使用农药并保证田间水分充足。

  • 晚立秋在民间也有着“脱衣秋”的说法,意思是说在立秋后,由于高温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,甚至觉得比夏天还热,导致人们仍需脱衣祛热、穿着单薄衣物。(反之,如果立秋后天气很快凉下来,那么就需要增添衣服保暖,也就是所谓的“穿衣秋”。)



二、逢双立秋
  • 闰月六月十四,是双数日,民间也称其为“逢双立秋”。 农谚里说:“立秋逢单早穿棉,立秋逢双热死牛”,可见,今年的立秋是高温不忍离去令人难挨的日子。



三、母秋
  • 如果按阴阳划分,单数属阳叫“公秋”,双数属阴叫“母秋”。 闰月六月十四,不论是月份还是日子,今年的立秋都是妥妥的“母秋”。

  • 再者,若以白天(或12点前)立秋为公秋,夜间(或12点后)立秋为母秋来论。今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13:51(北京时间下午),也符合母秋特征。

  • 俗话说:“公秋爽,母秋凶”,母秋凶似“秋老虎”,高温不但不会轻易退场,反而可能变本加厉,高温天气可能持续到八月下旬。



四、秋包伏
  • 若根据干支历法,立秋当日恰逢庚日(即末伏首日),则为“伏包秋”,这样的话,伏期较短,天气转凉较快;但若末伏始于立秋之后,则称“秋包伏”,伏期延长,炎热持续更久。今年8月7日立秋处于中伏期间,末伏在立秋之后,即8月9日,正是秋包伏。

  • 在立秋后尚有十多天在伏里,热得时间自然就长,农谚称“不怕伏包秋,就怕秋包伏”、“秋包伏热得哭”、“伏包秋把扇丢,秋包伏烤出油”,意思是说立秋后的暑气反而更盛,可能出现“秋老虎”发威的情况,热得人像被烤出了油。

  • 在民间,秋包伏也叫“秋裹火”,更加形象地指出高温就像被裹在火里,火热很难散褪。



综上所述,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今年的立秋后的"秋老虎"已然张牙舞爪。不过,"顺四时而适寒暑",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”,再热的天,我们也自有一套与酷暑周旋的生存艺术。


1、毒日头的馈赠:晒秋的诗意


农谚说:“立秋晒秋,仓廪不愁。”这时的阳光虽毒,却因湿度低、紫外线强,成了天然的脱水机,正是“晒秋”的好时机。——湘西的吊脚楼前,火红的辣椒铺成地毯;徽州的屋顶上,金黄菊朵蜷缩成香囊;黄土高原的窑洞前,串串玉米如垂落的璎珞。晒,是人与自然的契约,趁着秋天的果蔬大量成熟、逐渐罢园,喜欢晒蔬菜干、水果干、制作腌菜的朋友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时机。

2、热不是最可怕的,贪凉任性才是大忌。



空调房的冷气与冰镇饮料的诱惑,有时却像温水煮青蛙般让自己的身体处在无精打采的疲惫之中。《黄帝内经》早有警示:“秋伤于湿,冬必咳嗽。”骤冷的毛细血管遇热膨胀,汗液排泄失衡,反而助长“阴暑”之症。老中医常念叨:“秋包伏,莫贪凉,一碗绿豆汤抵过三片西瓜霜。”

3、既然逃不开热浪,便把日子过成清泉。


陶渊明“结庐在人境”时,车马喧嚣化作“心远地自偏”的结界;苏轼在岭南啖荔枝,将贬谪之路走成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的味觉盛宴。现代人同样可以:通勤路上耳机里的白噪音是泉,深夜加班时窗台多肉植物的呼吸是泉,当物理世界的热浪成为既定事实,精神世界的清泉便成了随身携带的避难所。


既然逃不开灼人的空气,不妨学古人“心静自然凉”的哲学:晨起汲井水擦拭竹席,午后煮一盏金银花茶听蝉鸣渐弱,傍晚将冬瓜煨成乳白的汤。热,成了淬炼生活美学的窑火。正如汪曾祺笔下:“夏天的日子要一寸一寸地过。”



秋包伏的酷暑里,藏着一口清泉:它是晒场上的丰收,是克制中的从容,更是对天地时序的敬畏。把无法回避的煎熬,沉淀成可饮用的清凉。这个秋天,就要来了!







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
评分

参与人数 1活跃 +58 收起 理由
candy2017 + 58 今年算不算是晚立秋啊

查看全部评分

40

主题

158

回帖

699

活跃

高级会员

积分
946
发表于 2025-8-3 14:0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从兄弟对于秋天的论述中,知晓了很多风俗呀

619

主题

4721

回帖

2749

活跃

论坛元老

积分
25496

活跃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3 14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今年的立秋还是比较特别的一次

619

主题

4721

回帖

2749

活跃

论坛元老

积分
25496

活跃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3 14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多博鱼 发表于 2025-8-3 14:09
从兄弟对于秋天的论述中,知晓了很多风俗呀

还是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了。

480

主题

1万

回帖

2826

活跃

论坛元老

积分
50658

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灌水之王

发表于 2025-8-4 07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你要不说的话我真的不知道秋天已经来了

480

主题

1万

回帖

2826

活跃

论坛元老

积分
50658

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灌水之王

发表于 2025-8-4 07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yigenjin37 发表于 2025-8-3 14:14
还是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了。

这些知识也是一些常识,可以了解一下

480

主题

1万

回帖

2826

活跃

论坛元老

积分
50658

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灌水之王

发表于 2025-8-4 07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多博鱼 发表于 2025-8-3 14:09
从兄弟对于秋天的论述中,知晓了很多风俗呀

确实是这样的,我们也是理解了很多内容

140

主题

9599

回帖

634

活跃

论坛元老

积分
46099
发表于 2025-8-4 09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没想到这么快就是秋天了,时间过得很快

140

主题

9599

回帖

634

活跃

论坛元老

积分
46099
发表于 2025-8-4 09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杨雪儿 发表于 2025-8-4 07:09
确实是这样的,我们也是理解了很多内容

大家每天都是要来看一下才是了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多博社区

GMT+8, 2025-8-19 00:51 , Processed in 0.050326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